导语

9月29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聚焦我区营商环境优化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这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依法行使职权,致力构建优质营商法治环境的重要举措。广西人大网与广西新闻网特推出“不止于问 不限于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报道。

查看更多 >>
谋事之基
:实地调研
查看更多
王跃飞率调研组赴防城港、崇左调研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王跃飞率调研组赴防城港、崇左调研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8月22日至23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王跃飞率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防城港、崇左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详细]

张晓钦率调研组赴钦州和北海调研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张晓钦率调研组赴钦州和北海调研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为做好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的前期准备工作,8月23日至24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详细]

张秀隆率调研组赴来宾、柳州调研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张秀隆率调研组赴来宾、柳州调研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8月22日至24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秀隆率队赴来宾、柳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调研,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我区优化营...[详细]

成事之道:认真审议
查看更多

  • 王跃飞:建议加快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度
    对关于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的意见和建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跃飞说,自治区政府在自治区党委领...[详细]
  • 卢献匾:应进一步明确、细化、完善容错机制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献匾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操作规定要进一步硬化、细化、规范...[详细]
  • 叶乐阳:多学习借鉴其他兄弟省市发展经验
    “报告全面总结了此前工作的进展和成绩,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并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充分体现出自治区...[详细]
  • 韩元利:优化营商环境要形成长效机制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韩元利说,今年以来我区的营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切实得到优化,也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详细]
务实求效
:专题询问
查看更多

优化营商环境 广西这样做

广西提出支持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园区、自治区认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绿色大数据中心和其他产业园区的电力用户通过市场化交易降低用电成本;落实工商同价措施,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降低10%。

这些措施的落实将使我区一般大工业10千伏电力用户电度电价由0.626元/千瓦时降低到0.54元/千瓦时,电价在全国排名(从低到高)由原来第23位上升到第10位;大数据中心用电价格降到0.349元/千瓦时。预计今年可为企业减负50亿元。

在减轻群众用电负担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居民用户年用电量超过4500千瓦时部分,加价标准由0.3元/千瓦时下调为0.1元/千瓦时;提高丰水期居民阶梯电价第一档电量,从2760千瓦时提高到3120千瓦时,由全国第5位上升到第1位。

广西提出推动涉企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简化办理环节、优化办理流程、强化部门协同,实现并联办理,大幅压缩办理时限。

企业开办时间将由原来的平均8.75天压缩至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重大项目从申请备案(核准、审批)到取得施工许可由目前的351个工作日(中介服务所需时间不计入审批时限)压缩到60个工作日以内,在国务院提出的压减至120个工作日目标基础上实现再减半。从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到取得施工许可由目前的223个工作日压缩到45个工作日以内,在全国处于领先。

提出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逐步实现面向企业和群众的政务服务事项“一事通办”。

组织编制自治区、市、县、乡四级“一次性告知”“只需跑一次”“一次不用跑”3张清单。区直、中直单位3张清单已完成并向社会公布,1779项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减少申请材料322份,承诺提速率55.01%,“最多跑一次”事项共1308项,占总事项的73.52%。

贵港市成立“中介超市”,采用“实体+网络”的方式,中介服务提速50%以上,费用减少20%以上。

桂林市推行“一网通办”“一厅通办”等审批服务,76项涉税事项可在网上办理,全市网上申报率达到95%,增加自助设备投入,自助办税量占可自助事项的80%以上。

梧州市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出台了《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试行)》,并梳理公布第一批容缺受理事项和材料清单共68项,截至6月30日,共受理容缺事项267件。

广西提出将乡镇批次用地农用地转用审批授权设区市人民政府审批,试点将乡镇批次用地土地征收审批权委托给设区市人民政府,目前只有广东出台了相关政策。

在全国先行先试建设用地报批审查“三级联审”机制和设区市用地指标核销制,允许工业用地可申请按未缴纳部分土地出让金核减土地使用年限。

在产业用地实行租让结合、弹性年限出让和扩大降低土地出让底价政策适用范围方面,比周边省份力度更大。

按照国家规定和部署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有关政策落,1-7月我区共减免税501.77亿元,出口退税36.36亿元,减免退税合计538.13亿元。

利用广西税务移动办税平台,开展优惠政策“准”推送、税收风险“早”提示、涉税信息“全”掌握、完税凭证“网”开具、涉税业务“免”资料五个方面的快捷服务,优化退税办理流程,实现退税到账时间减少30%以上。

明确从2018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自治区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缴费率为7%,个人缴费率为2%;自治区本级生育保险事业单位按原费率执行,其他用人单位缴费率为0.5%。明确从2018年5月1日起至2019年4月30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继续由20%降至19%,对自治区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的工业企业,由参保地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单位缴费比例5%的补贴,失业保险总费率为1%;同时明确了优化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广西提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主动告知,打造便捷办税体系,推动税收征管由“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转变,合理简并申报缴税次数,推广涉税事项表证单书要素化管理,提供预填式一键申报和简化注销办理。

此外,广西将减少办税资料30%以上,“全程网上办”业务覆盖面达到95%以上;房产交易涉税业务办理可从2-3个工作日,变为立等可取。

广西力争2018至2020年对外开放一批口岸,我区口岸数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2018年起,沿边沿海重点口岸实行周六周日及节假日正常通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为国家标准版的建设与推广提供可借鉴和可复制的经验。

免除口岸查验费范围实现突破,在国家规定的集装箱(重物)货物、箱式货柜车运输货物基础上扩大到陆地边境口岸非箱式货车运输货物以及其他铁路运输货物,领先全国。

大力推行边检自助查验模式,走在全国前列。推动南向通道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与新加坡开展通关信息化国际合作的全国首个省区。

广西提出加大审批权限下放力度,将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核发、非煤矿山安全许可证核发等8项原由自治区审批核准事项授权或委托设区市实施。

将17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由证前检验改为后置审查,实施后,企业办理安全质量认证和生产许可的时间大大压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广西提出继续阶段性降低自治区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内工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费率的政策,预计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23亿元左右。

在国内首次提出对企业新增岗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既不违反国家政策规定,又能为企业降低成本,保障企业员工合法权益。

创新急需紧缺人才申报高级职称的政策,可打破原有职称逐级评审路径,由自治区层面通过绿色通道直接组织实施。

大中专院校(含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或取得初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在全区城镇申请落户,急需紧缺人才可在全区范围内自主择地落户,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专项工作报告摘编
查看更多

调研报告摘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