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7月26日-8月4日,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组织的“云说壮美绘锦绣”——网络名人看广西主题活动,邀请区内外网络名人走进广西,沉浸式感受广西之美。
7月31日-8月2日,记者跟随 “网络名人看广西”一行走进河池,从农业产业到人文风光,多角度见证河池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厚植桑蚕产业 村民走上致富“新丝路”
7月31日下午,“网络名人看广西”主题活动河池之行第一站来到环江县大才乡桑蚕产业园,在了解当地桑蚕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情况后,大家纷纷感叹到,“桑树种植基地生态优良,在这里养出的蚕宝宝绝对品质高!”
据介绍,环江南大门桑蚕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9月,桑园面积850亩,年生产商品小蚕11000多张,产值375万元,年产鲜茧32万斤,年产值7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养蚕群众1800多户,为环江县桑蚕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在大才乡桑蚕产业园参观。记者 班婧婧 摄
紧接着,“网络名人看广西”一行走进环江桂合丝业有限公司,探索环江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网络名人“黄胜友”还拍摄了车间工人的工作视频分享给粉丝朋友们,让更多人了解桑蚕茧丝绸产业现代化生产情况。
据了解,桂合丝业有限公司本着“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标准”的现代农业订单生产模式,先后在环江大才乡、东兴镇、大安乡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桑蚕示范基地,带动当地蚕农推广应用标准化养蚕新技术、新品种,增加蚕农的收入。2022年生产白厂丝460吨,收茧量1800多吨,涉及农户3500多户,主营业务收入2.5亿元。
在环江桂合丝业有限公司参观。记者 班婧婧 摄
打造田园综合体 扮靓美丽乡村
在了解了河池的桑蚕业发展之后,“网络名人看广西”一行走进陈双村秀美毛南田园综合体,欣赏独特的民居,感受浓厚的民族风情。
据介绍,秀美毛南田园综合体建设结合当地实际,聚焦农业,大力发展砂糖橘、沃柑、红心柚等产业;强化文化引领,充分利用陈双村民族团结融合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开发新模式,不断拓宽乡村发展新路径。
在秀美毛南田园综合体参观。记者 班婧婧 摄
见识了陈双村秀美毛南田园综合体的民俗风情,又怎么能错过另一个田园综合体的风采?8月1日下午,“网络名人看广西”一行来到金城江区竹海风情田园综合体,沉浸式体验漂流项目。网络名人“望江寨伟哥”表示,“水清天蓝,精彩刺激!”,网络名人“黄胜友”感叹仿佛进入了画里……他们纷纷拿起手机记录这里的美景,并上传社交媒体助力宣传。
据了解,竹海风情田园综合体以龙江河生态景观带、农业体验区、滨水乡村休闲娱乐区布局,并通过特色漂流项目,结合峡谷观光、民俗体验、休闲度假功能定位,充分展示了龙江上游原生态的山水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丰富的古朴村落风景。
体验漂流项目。河池市委网信办供图
挖掘历史资源 加速文化“出圈”
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长寿之乡”,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8月2日上午,“网络名人看广西”一行来到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仁寿山庄。在探寻巴马长寿文化的过程中,“惟仁者寿”四字引发了大家的兴趣,网络名人“望江寨伟哥”也在微博上发表了见解。
据介绍,“惟仁者寿”是清光绪帝赐予敢烟屯邓诚才的牌匾,意思是仁者爱人,只有心中充满爱的人才会长寿。仁寿山庄是巴马的人文景观,以长寿老人邓诚才、“惟仁者寿”寿匾及民风情为题材而兴建的旅游山庄,集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
在仁寿山庄参观。记者 班婧婧 摄
紧接着,“网络名人看广西”一行来到巴马长寿博物馆进行参观,探寻巴马的长寿密码。该场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巴马长寿博物馆于2006年10月建成,是自治区支持建设的巴马50周年县庆重点项目之一,是全国第一个以长寿文化为主要陈列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是巴马县集旅游、购物、娱乐、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旅游景点。
在巴马长寿博物馆参观。记者 班婧婧 摄
在八一建军节之际,“网络名人看广西”一行来到河池市金城江区红军标语楼。看着一条条写在墙上的标语,大家纷纷表示,这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据了解,“河池红军标语楼”原为私人住宅,始建于1926年,因红七军曾驻扎该楼并在墙上题写革命标语,故而得名。“标语楼”现保存下来的红军标语55条、漫画6幅,书写面积达9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好、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旧址。
在红军标语楼参观。记者 班婧婧 摄
立足生态优势 助推文旅产业升级
8月1日下午,“网络名人看广西”一行打卡了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东庙乡吞榜天窗,大家纷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网络名人“大宝在柳州”说到,“这里水质很好,清澈见底。”
据介绍,在地苏镇境内的地下河总长241公里,在这河段上却分布着300多个天窗,天窗如此密集,而且还极具观赏性,在国内外都是十分罕见的。在这些天窗中,又以吞榜天窗最为出名,水量丰富,呈幽蓝深绿的水色,就好像山间镶嵌的绿翡翠。
吞榜天窗。河池市委网信办供图
8月2日上午,“网络名人看广西”一行来到位于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的赐福湖,站在观景台瞭望远处,云雾缭绕,湖山映衬。网络名人“旅行厨男”说到,“细雨朦胧的赐福湖,别有一番特色和意境。”
据了解,赐福湖水深处不可测,右岸丘峻连绵,花木四季不败,左岸石山重叠,千姿百态。近年来,赐福湖景区内的养生度假业已悄然兴起,是疗养、泛舟、垂钓、游览湖光山色的理想胜地。
赐福湖。河池市委网信办供图
接着,“网络名人看广西”一行来到巴马瑶族自治县水波天窗百鸟岩。与其他景点不同,百鸟岩洞内不设灯光,经过“三明三暗”转角,大家沉浸式体验了原生态的溶洞景观。网络名人“黄胜友”表示,巴马的“水文化”旅游值得学习借鉴。
据介绍,百鸟岩洞中歧洞叉道不可胜数,密如蜂房,洞内两侧有众多石鹰、石柱、石幔等,百态千姿,令人目不暇接,整个洞仿佛一座变幻莫测的谜宫。
在百鸟岩参观。记者 班婧婧 摄
值得一提的是,河池即将进入“高铁时代”。“网络名人看广西”一行前往河池西高铁站参观,大家对河池高铁的运行表示期待,让这里的好山好水被更多人看到。
据介绍,位于金城江区东江镇的河池西站,是贵南高铁枢纽的重要一环,正线全长482公里,是广西首条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河池西站以“鸾翔凤集,水韵河池”为设计概念,形成山水韵、民族情交融的站房造型。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3台7线,可同时容纳旅客2500人,预计今年内开通运营。
在河池西站参观。记者 班婧婧 摄
此次河池之行,网络名人们见证了乡野变“景”,山水生“金”,大家纷纷在社交媒体分享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