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广西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树立了可复制的广西经验、广西模式、广西样板,涌现出一批批“有梦”“新农人”,他们扎根“三农”,逐梦沃野,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
为更好挖掘八桂大地上乡村振兴新农人的“逐梦”暖心故事,生动展现广西新时代农村风貌,助推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精神力量,广西云从6月8日起推出“我与家乡乘风破浪”主题系列报道,以真实的乡村底色和奋进的农业农村故事,展望农业现代化强国的未来。
初夏的阳光已十分灼热,梧州市龙圩镇念村那条从大路一侧延伸出来的进村小路上,一个穿着蓝色马甲的熟悉身影又出现了,阳光将背影映到路上,显得那么有力量。
“董姐好!”村民口中的董姐是董纪茹,是村民的家庭医生,也是念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的站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个眉眼含笑的女青年从大城市返乡,扎根农村,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这片土地,她行走田埂上,穿梭坡岭间,“这些路走了上万次,从泥巴路到水泥路。”每一次都见证了一段她走进村民生活的故事。
医者仁心 健康守门人
2012年,董纪茹从广西中医学院毕业,毕业后,她前往广东工作,但她始终情系桑梓,2013年,她决定放弃广东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把根扎进农村,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董纪茹告诉记者,以前农村医疗设备不全,环境条件差,村民的健康意识和素养不强。“我当时是村里最年轻一名乡村医生。”然而,这些困难都没有让她退缩,她这一扎根就是近十年。
“可能出于家乡情怀。”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当一名乡村医生,董纪茹没有思考很久,“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
2015年,村里的李大姐意外出车祸,双腿受伤严重,然而,肇事者逃逸了,高额的治疗费快掏空了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董纪茹了解情况后,之后每次李大姐来卫生室看病,她都没有收费,而李大姐并不是个例,遇到一些条件比较困难的村民看病时,她都尽可能地少收费甚至不收费,“乡里乡亲的,能帮一些是一些,不能因为没钱就耽误治疗。”
董纪茹上门为村民量血压。记者 古秀芳 摄
董纪茹说,可别小瞧了乡村医生,什么都得掌握。农村防疫、保健、公共卫生等,不仅需要为村民提供基本的诊疗服务,还要向村民们宣传普及健康知识,特别是一些疾病的预防知识。
“有的难受得受不了才就医,有的不愿做体检,还有的说好按时吃药,但还是会忘。”董纪茹的脑子里有一本“活台账”,村里哪些老人有高血压,哪些老人有糖尿病,她都一清二楚,每次入户巡诊,那些老人也是董纪茹重点关注的对象。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最大程度维护好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乡村医疗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医生俨然成为编织好乡村健康“兜底网”的重要角色。“我就是村民的‘家庭医生’”董纪茹这样定位自己,目前,她服务人次已上万。
便民利民 金融普惠者
董纪茹把自己和桂林银行的结缘总结为了四个字“双向奔赴”。
2018年,很平常的一天,董纪茹回家的路上偶然碰到了桂林银行的考察团,热心的她上前为考察团介绍村里的情况。“这是一件便民利民的好事呀。”董纪茹听完考察团人员的介绍后,表示自己愿意一试,在了解董纪茹的情况后,桂林银行认为她是很好的人选,就这样,桂林银行广西第二个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在梧州市龙圩镇念村挂牌。
“我们算是摸着石头过河。”董纪茹没有想到短短三个月就有了喜人的成绩,超六成的村民都会来办理相关业务,自己还成为了讲师,到其他服务点分享经验。念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作为第二个服务点,如何最大化地发挥服务点的作用,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是董纪茹和桂林银行首要思考的问题。走街串巷,上门宣传金融知识,同时,深入了解村民办理业务时的痛点、难点,不断完善服务点的服务,优化服务点的功能。
董纪茹上门为村民普及金融知识。记者 梁菁惠 摄
如今,服务点不仅可以为村民进行水电费代缴,还能办理社保缴费等相关业务。此外,金融反诈、爱心服务、健康科普……服务点还兼具多重功能,其便民性和服务多样性赢得了村民的赞誉。
村民不论何时去服务点办理业务,基本都不会碰上“闭门羹”,“只要有人在家都会开门营业。”董纪茹认为办好服务点不光是自己的事,更是一家人的事,目前,董纪茹的公公已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在董纪茹外出时,也能够为村民办理一些简单的业务。
金融普惠下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桂林银行“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越织越大,截至目前,桂林银行共有6859个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形成一张城乡联动、独特于同业的乡村振兴服务网络。
纾困解困 乡村新农人
2021年,董纪茹了解到,因受到疫情影响,村里的钟大哥辛苦养大的鸡销路受阻,一千多只鸡还有600多只卖不出去。
钟大哥的600多只鸡怎么卖出去,成了董纪茹牵肠挂肚的问题。她想到了桂林银行的线上助农平台“天天开心团”,于是,她把情况反映给了桂林银行,桂林银行当即决定开展一期线上销售。
“桂林银行真是可以哦!”看着不断涌来的订单,钟大哥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了,董纪茹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最后,不仅钟大哥的600多只鸡全部卖出,乡亲们总共滞销的4000多只鸡全部一销而空。
后来,黄皮、沃柑、稻花鱼……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上“云端”,走出广西,打开销路,乡亲们的口袋也越来越鼓。
“帮助乡亲们,让他们生活有了奔头,他们的奔头也是我的奔头,也是我一路走来的信念。我相信,在国家和每一个乡村振兴助力者的努力下,乡村振兴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畅。”董纪茹说。
新农人,兴农人。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跟当初的董纪茹一样,选择返乡,俯下身,扎下根,干成事,用最美好的青春镌刻出一幅幅乡村振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