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广西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树立了可复制的广西经验、广西模式、广西样板,涌现出一批批“有梦”“新农人”,他们扎根“三农”,逐梦沃野,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
为更好挖掘八桂大地上乡村振兴新农人的“逐梦”暖心故事,生动展现广西新时代农村风貌,助推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精神力量,广西云从6月8日起推出“我与家乡乘风破浪”主题系列报道,以真实的乡村底色和奋进的农业农村故事,展望农业现代化强国的未来。
芒种已过,夏至将至,当下正值泥丁的采收期。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沙角村的万亩泥丁养殖场里,温强钦与工人低伏着身子,手挽锄头将泥田翻了一遍又一遍,尽数细收起泥水中欢腾的泥丁。
“这批泥丁已经养殖了近两年,质量都是个顶个的!这片区域的泥丁田,都得抓紧采收了。”顺着温强钦指过去的方向,广袤的泥田排布至海岸线,农忙图景正在火热上演。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的起步之年。泥丁养殖合作社合伙人、苗苗幼儿园园长、沙角村爱心站委员、桂林银行犀牛脚镇沙角村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站长……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征程上,温强钦作为一名拥有多重身份的“斜杠”新农人,凭着对农业发展的专注执着和热爱家乡的满腔赤诚,用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温强钦与工人在采泥丁。记者 甘艳霞 摄
逐梦乡村 驰骋在泥田里的“孩子王”
夏天的日出来得早,六点半时就已经天色大亮。温强钦迎着朝阳,驶着“铁骑”三轮车前往泥丁养殖田,车上的农具在经过颠簸路段时碰撞出轻快的交响乐。“现在天气热,七点就要下田干活了。到了十点多就得收工,太阳太大了。”说着,温强钦便要挽起裤脚扎进泥地。
靠海吃海,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温强钦在2013年便开始接触泥丁养殖,2021年正式创办了钦州市温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及水稻种植。
作为沙角村最早一批的养殖大户,温强钦在桂林银行的政策支持下积极扩大养殖规模。目前拥有着219亩泥丁养殖基地、100亩对虾养殖基地及110亩水稻种植基地,其总产值超千万元,为留守村民提供了200-300个就业岗位,大大推动沙角村产业经济发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温强钦给村民提供技术指导。资料图片
“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强哥,这个是什么东西呀?吃过这个虫虫的小朋友请举手!”来到沙角村苗苗幼儿园,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的温强钦展现出充满童趣的“孩子王”一面。
温强钦给孩子们科普泥丁的相关知识。记者 甘艳霞 摄
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神经末梢”。“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孩子都是留给老人照顾,孩子的学前教育十分令人担忧。”
2005年,温强钦与亲友创立了沙角村第一个学前幼儿园,致力于沙角村幼儿托管和学前教育。
“家门口有了我们自己人开的幼儿园,我们家长信赖,孩子们也喜欢去!”村民对温园长的工作竖起大拇指。
孩子的教育有了着落,后顾之忧得到解决的村民们干活更加添动力。
渡过困境 决定“把帮助传递给更多乡亲”
时间回溯到3年的一场危机。
2020年,正处疫情期间,温强钦的养殖基地遭逢资金短缺。当时的温强钦四处奔波于多家银行,却处处碰壁,无法申请贷款资金。
正当温强钦感到束手无策之时,桂林银行的工作人员找到了温强钦,并且主动帮助申请了200万的贷款,解决了温强钦的燃眉之急。“当时我十分惊讶!这桂林银行这么厉害,群众有问题他是真能解决啊。”后来,温强钦才了解到,这是桂林银行服务地方经济的政策之一。
温强钦与桂林银行的缘分就此结下。
一段时间过后,桂林银行工作人员又一次找到了温强钦。“我还以为是来找我催债的。”温强钦在面对桂林银行首次提出邀请,推荐他成为沙角村服务点站长时感到十分抵触,“我当时想,我一个做养殖的,哪里懂得做什么站长,就拒绝了他好几次。”
一次偶然的对话,温强钦被桂林银行工作人员的一句话打动了。“当时工作人员上门为我办理业务,在我道谢送别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你想把桂林银行对你的帮助传递给其他人吗?’”
“想啊,能帮村民的事情我肯定想做啊!”在体验过桂林银行优质便民的服务政策后,温强钦跃跃欲试,将肩负着责任的红马甲穿了起来。2020年,温强钦正式成为了一名服务乡村振兴的“志愿者”。
温强钦在服务站解答村民疑惑。记者 甘艳霞 摄
和很多站长一样,一开始温强钦的工作并没有受到村民的信任。“随着我不断给村民们科普金融知识、讲解存款保险和贷款咨询、教会他们防范电信诈骗等等……在生活中给予村民们实实在在的帮助,信我的人才多了起来。”
时至今日,温强钦还清晰地记得他为村民成功争取到第一笔贷款的场景。“当时我正在去泥丁田的路上,远远的就看到我们村的黄叔蹲在田边,一脸愁容。”原来,随着泥丁价格走势上涨,黄叔想着抓住机会扩大养殖规模,但却苦于资金有限,无法实现。
“看来今天我来对了!我现在是桂林银行的站长,行里有一款贷款很合适你,我帮你试着申请吧。”温强钦了解黄叔情况后,根据申请条件,成功帮助黄叔申请了30万贷款,用于扩大养殖规模。“虽然过程有些生涩、有些紧张,但帮助到他人后的喜悦让我真正看到了这份事业的意义——金融帮助村民成就美好生活。”
温强钦在服务点为村民办理业务。资料图片
“后来,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镇政府、总分行领导的关注,在大家的支持和关心下,我就一直坚持为大家提供贷款咨询,解决村民实际困难。”截至目前,温强钦直接或间接帮助了近500多个村民实现“在家”就业增收。
助农帮扶 以“强哥”之力反哺家乡
“晒黑了也好,显得年纪大,有安全感!”黢黑的皮肤、微胖的身材,笑起来眉眼弯弯的温强钦今年才35岁,是个十足的“热心小伙子”,但村里老老少少却都亲切地喊他为“强哥”。
作为沙角村爱心站委员,温强钦多次联合政府、银行深入慰问村内的孤寡老人。并在每年中秋之时,自发组织村民在服务点举行烤乳猪活动,与乡亲们共庆佳节。“有事随时找强哥!”,响亮的口号配上温强钦的招牌“八颗牙”微笑,逐渐成为了沙角村闪闪发光的爱心标志。
温强钦与桂林银行工作人员一同走访慰问村中老人。资料图片
在政府和桂林银行对农户的帮扶政策下,如何靠双手带着村民致富奔小康呢?这是温强钦如今发力的另一个“大目标”。
“首先作为站长,我要多了解村民需求,依靠桂林银行平台为村民服务,解决金融困难。在泥丁养殖上我计划慢慢扩大规模,带动村级产业进一步发展。同时我会对幼儿园的硬件进行升级改造,教学内容上也会引进新的课程体系,让村里孩子也能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照顾好每一位小朋友,让村民放心工作。”小到帮助村民办理社保、水电费代缴,大到帮助周边农户解决养殖难题、纾解金融困难,温强钦一直在努力。
正如温强钦的名字:“温暖家乡,强大钦州”,温强钦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路上,以采泥丁时“弯下腰”来为村民干好事的姿态,通过实干挥洒汗水,用心用情服务乡村。
“桂林银行的愿景是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而我的愿景是要成为标杆银行中的标杆站长,把沙角村建设成信用村,让美好生活在沙角村继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