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依然竞渡,但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下楞村的造舟人已经赋闲了好久,传统的制作手艺好像搁浅了。不过,也有人认为:传心,比传艺更重要,形式的变化是必要的,龙舟需要与时俱进地走下去。
会造龙舟的,都是“老”师傅
造龙舟这门手艺似乎已经“老”了,下楞村参与过龙舟制作的几十人里,年纪最大的已过九旬,最年轻的也60岁了,年轻人多数外出求学或务工,不再对造舟产生兴趣。
68岁的梁云辽算是这批工匠里的“晚辈”,过去他和三四个同伴辛苦一个星期,就能造好一条龙舟。
▲梁云辽的身旁放着两艘龙舟,下方那艘是他十几年前参与制作的杉木龙舟。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记者 邹财麟摄
他介绍,制作龙舟一般分为选材、定型、拼接、补缝、喷漆、试水6个步骤。选材上,本地多用杉木;定型是为了确保船板密合;拼接是重点,要动用最熟练的工匠;填补缝隙则要用到石灰、竹丝、胶水和木糠,反复再三,才能滴水不漏;为了检验质量,最后一步是把龙舟放到江中试水。至于龙头,一般都是单独制作,在祭龙仪式时才会隆重登场。
1991年,梁云辽制作的龙舟帮助下楞村拿到南宁龙舟大赛的第二名,这曾让他感到无比自豪。
传统龙舟,慢慢落后于时代
目前国际龙舟赛的竞技用船,船身材质一般是玻璃钢,船桨则选用碳塑材料。相比传统木质龙舟,工业化生产的玻璃钢龙舟重量轻、速度快、重量控制精确,更有利于提高选手的成绩。不管是为了外出参赛,还是为了“内战”求胜,村民们纷纷开始“升级装备”,带着图纸找广东的厂家定制龙舟。
老匠人陈民深偶尔也会感到寂寞。他年轻时在航运社上班,会画图设计,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自己捣鼓出了渡船,曾是村里造龙舟的“大脑”,但73岁的陈老上一次造舟也要追溯到十几年前。他告诉记者,近几年仍有个别村民找他拜师学艺,不过学的却是如何制造铁皮船,“再过几年,我也教不动了”。
▲陈民深向南国早报记者讲述自己当年的造龙舟故事。
有人怀念全村共同打磨、见证一条龙舟的“显形”,看它慢慢下水、风驰电掣的仪式感。但在龙船上长大的村支书梁秀廷想得开,“光是重量,杉木龙舟就比现代玻璃钢龙舟重几百斤,批量生产的现代龙舟在竞技层面优势明显,传统龙舟制造慢慢地落后于时代了,这种选择是自然的”。
传心,比传艺更重要
下楞村村委的会议室里奖状、奖章琳琅满目,这些都是下楞村龙舟队近年来参加区内外大赛赢得的荣誉。而在下楞村龙舟队不断“划出去”的同时,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民俗技艺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多地“走进来”。
▲龙舟比赛奖杯。
2013年起,西乡塘区文新体局收集了一批下楞龙舟的木制船体、船桨、船舵、锣鼓,这些有年头的龙舟制品在非遗视野下,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如今,入选了自治区第六批非遗项目保护名录的下楞龙舟节,想让更多人看到它的传统与新生。
95岁的梁毓伟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这个资深龙舟爱好者见证了下楞村的沧桑巨变,看到了龙舟如何在时间长河里乘风破浪。他说,不管是什么工艺、形式,重要的是让龙舟跟上时代,让这项运动与时俱进,把大家血脉中浓浓的龙舟情结传承下去。
▲下楞村沿江而建,江边目前仍有不少小舟。
从“八仙过海”到百舸争流,南宁“龙舟之乡”的前世今生| 端午之“变”之龙舟篇①
佩戴麽乜、挂“渡河公”……除了赛龙舟,广西还有这些独特的端午习俗 | 端午之“变”·风俗篇①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