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村民自卫队敢和日军硬碰硬

鸡母岭村炮楼全貌。 图片由柳城县史志办韦思宣 提供

1945年,日军袭击鸡母岭村时使用的指挥刀。图片由柳城县文物管理所提供

村民自卫队敢和日军硬碰硬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陈新援 专题策划:刘山

核心提示

日军占领柳城后,到处烧杀掳掠,给柳城人民带来史无前例的灾难,柳城人民奋起反击让侵略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侵占柳城期间,该县先后组织起10个抗日自卫大队,20个中队,约有2000余人枪。作战方式由开始的各自为战、保家自救、被动防御为主,逐渐发展为统一指挥、互相协作、主动出击。全县抗日军民先后与日军作战44次,其中,较重大的战事16次,共毙敌560余人,伤敌260多人,俘敌22人,缴获大炮1门,重机枪3挺,轻机枪4挺,长短枪92支,战船20多艘,战马12匹及一大批弹药军需,给日寇以有力打击。

象鼻冲截击战

潜入敌阵

砍死日军机枪手

1944年,日军自南北两个方向第二次侵入广西,于11月7日侵入柳城,所到之处到处烧杀淫掳、给柳城民众造成极大的伤害,当地民众纷纷拿起武器组成自卫队反抗日军暴行。

1945年1月20日上午11时许,大湾自卫队接到情报:有一队日军约60人,正沿龙江河自柳江流山乡更村河段走小道而下,朝榕布、象鼻山方向而来,估计是来沿河一带村庄掠夺财物的。

大湾自卫队长全德顺决定设伏截击日军。他把截击点就设在象鼻山冲槽中间地段,命下属第二中队进入围弄冲要隘设伏,自己亲率第一、三中队先进入与象鼻山冲槽一河之隔的猪母咀、黄岗、仙姑庙一带设伏。同时按照联防公约,派人将作战意图告知邦塘、马山、孟村、仓贝自卫队等友邻抗日武装,邀其前来助战,意在借助地形四面合围、对鬼子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全歼来犯之敌。

象鼻山在龙江河大湾段东岸,海拔197米,不算高。象鼻山脚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小道东侧是山,西边是龙江河,山中段有条大冲槽,槽里灌木、芭芒杂草丛生。与冲槽隔河相望,河对面距离不到200米有个“仙姑庙”,这庙位于龙江河岸一处自然形成的半岛上,庙前有一片石林,是天然的屏障。全德顺率部潜伏其中。

下午2时许,日军在扑船岭脚的路上出现,仙姑庙前埋伏的自卫队员一齐开火,日军进退维谷,顿时乱作一团。

枪响后,以马山自卫队为首的各友邻队伍陆续赶到驰援。战事正酣,大湾自卫队一队员竟提刀悄悄潜入敌阵,砍死敌机枪手,夺过机枪在敌阵里横冲直闯,搅得日军阵脚大乱,再也无法继续顶住我方来自东、西、北三个方向的攻击,退入象鼻冲。

此时,邦塘自卫大队一部在仙姑庙阵地增援;孟村的抗日武装也前来截击日军,日军只能向东朝凤山方向突围;仓贝自卫队周永忠、周英杰等在柳州日报三塘办事处主任林立(中共地下党员)带领下登上象鼻山顶,阻击敌人向南越过山顶突围;配备六零炮一门,轻机枪一挺的马山抗日自卫队一部在西边赶到敌后,断其退路。日军被迫全部窜进冲槽的芭芒、灌木丛中躲避。

我方五支抗日武装穷追猛打,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手榴弹爆炸声此起彼伏,响声震山撼谷。

到下午5时左右,战斗结束。自卫队员打扫战场,此战击毙鬼子48名,其中佐官1名,俘敌兵1名,战马3匹,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20支,物资一批。

第二天早上,日军派兵从龙烈洞上象鼻山,炮轰大湾村,掩护他们把战死日军砍下左手烧成灰,送回日本报丧。自卫队则将生擒的日军,在大湾洲公开处死。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